|
|||||
觀摩省語文優(yōu)質(zhì)課感觸若干 |
|||||
作者:梁周倩 李洋 發(fā)稿人:郭山 發(fā)布時間:2013-11-11 08:23:23 點擊數(shù):2865
|
|||||
觀摩省語文優(yōu)質(zhì)課感觸若干 梁周倩 李洋 此次赴輝縣觀摩省語文優(yōu)質(zhì)課評選活動,在課堂經(jīng)驗上獲益頗多,總結為以下幾點謹供探討。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設定,教學目標一定要簡潔、明確、具體、可操作。老師必須清楚要把學生帶到哪里去。這是展開教學的前提。此次優(yōu)質(zhì)課大部分教學目標的設定都比較簡潔明確,有個別目標不太合理。如第一課《我有一個夢想》,重點放在了演講技巧的練習上,終究沒有深入文本內(nèi)部,偏離了作為語文課應展現(xiàn)文學性這一目標。還有個別目標不夠具體,如“學會鑒賞詩歌”、“體會感情”這些字眼,鑒賞什么,體會什么感情,需要具體化。比如文言文,“準確翻譯原文”,“準確”便是一個明確的目標要求。 教學目標設定之后就是依據(jù)目標設計教學過程,即怎么把學生帶到要到的地方去。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要有文體意識,要關注文本的語文性、文本特質(zhì)、文化風格。對于小說、戲劇、散文、詩歌這些不同文體的文本應展開多樣化的教學。如此次課目中《蜀道難》一詩,教師以大氣磅礴的誦讀震撼人,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》中,教師因言味文, 隨文解言,言文并重,有效地帶領學生走進文本。 其次,教學設計要始終關注文本,不游離,讓語文課上得像語文課。老師在課下要有足夠的時間深入思考文本,將文本吃透,才能找出一條合理的路徑帶領學生走進,師生對文本都要做到“不隔”,不隔文眼,不隔文化,不隔文情。對文本做細化處理。因為優(yōu)質(zhì)課時間和環(huán)節(jié)的限制,很多內(nèi)容都不夠細化,在常規(guī)課堂中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的。在文本中盡情暢游之后還要出來,學生要有提煉概括的能力,文辭要精準。這里也涉及到語 教學設計除了要有文體意識和文本意識,更要有上課意識。對文本吃透以后,可以將原文打亂重組,提煉優(yōu)化,大膽取舍,由一個主線貫穿,前勾后連,搖曳生姿。如《道士塔》一文,文章比較長,教師從感情“恨”和“愛”入手,切口很小,抓住文眼“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”來解讀全文,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。 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,因為文學的情感性較強,所以學生行為程度的可測量性相對不高,但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問題來大致測量。那么設置問題是關鍵。而此次所聽課過程中不少課堂發(fā)問是盲目無效的,或是問問題無序,學生不知從何答起,老師只能自問自答。所以設置問題要有一個由淺到深、逐步走進文本的過程。問題要準確、單一,如果問題確實有難度,老師要有一個恰當?shù)囊龑?,既不點明,又讓學生有路可循。教師有預設,但課堂的生成性更重要,老師不能輕易否定學生答案,而是及時捕捉課堂生成。 對于這種競技類優(yōu)質(zhì)課型,時間短短一節(jié)課,要全方位展示一個老師的基本素養(yǎng),對于課堂的駕馭能力,處理隨時發(fā)生的機動問題,這樣的課必須精巧,設計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必須步步有深意,一般老師喜歡導入得華麗或隱晦,云遮霧障,這次我們感覺省優(yōu)質(zhì)課的導向是簡潔明了快速切入,快入、早入、時入,對于文本深邃價值和情感導向、審美內(nèi)涵則要重出、厚出、余味無盡的出。老師的課堂處理能力集中體現(xiàn)在對學生回答問題的點評上,有的老師不夠藝術,沒有底氣,對于學生的回答“旁顧左右而言他”,分析原因,匆匆?guī)н^,不敢深入,害怕生成,一方面影響到課堂的深度,另一方面使語文教學很機械化。我們想我們學校的語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,要上好每一堂語文課,老師自身一定要有深厚的學養(yǎng),要有不停讀書、讀各類書的習慣,一名語 作者拈花,讀者微笑,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力避功利化,真正讓它充滿文學氣息,人文關懷,讓這種會心的微笑綻放在我們學生的面頰,雖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,但經(jīng)過我們不懈的努力,它也可以是預約的精彩!我們感覺不虛此行,希望有機會可以讓更多的老師走出去,去見識、去感受、去提高!
|
|||||
|
|||||